改变从尊老敬老开始 ——西安临潼一个村庄的民

作者: 分类: 逛逛 发布时间: 2017-06-22 16:49

儿媳闫美娃(右一)和婆婆李秀莲亲如母女,无话不谈

赶毛驴、划旱船、敲锣鼓、放烟花……2017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四)晚7时,地处骊山脚下、渭河岸边的西安市临潼区新丰街办三育村活动广场,锣鼓喧天、欢歌笑语、人头攒动,三育村第三届“好媳妇”评比颁奖晚会暨迎春文艺表演如期举行。从全村330多名媳妇中,评选出的4位孝敬老人、勤劳持家、与邻里和睦相处的“好媳妇”受到表彰。

从2014年起至今,临潼区三育村以开展“好媳妇”评比为切入点,对村民进行精神道德教育,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村俗,各项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2016年,该村村民人均收入高达15870元,昔日的贫困村成为当地的富裕村,而媳妇孝敬老人蔚然成风,在当地传为美谈。

九旬老人伸出拇指夸儿媳

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上班第一天,临潼区新丰街办三育村90岁老人冯世忠的儿子冯顺全就和媳妇屈新娃一起到县城给人打工做饭去了,家里就留下老人和他正在上大学的女儿冯俊,临走前,儿媳屈新娃把饭菜做好了放在锅里,再三叮嘱女儿,一定要照顾好爷爷,一旦有事及时给他们打电话,千万别出差错。

屈新娃今年46岁,她是三育村唯一连续两届被评为“好媳妇”的获奖者。一提起儿媳对自己的关心照顾,冯世忠老人伸出拇指连连夸赞说:“俺儿媳新娃对我比亲闺女还好,平时端饭递水,隔三差五专门给我买好吃的好喝的,给我洗衣服洗床单对我照顾的很周到。过年前村里来了个卖甑糕的,她知道我好这一口,就给我一个人买了一份,她自己舍不得吃,用蒸馍夹辣子凑合了一顿……村上评选我儿媳当‘好媳妇’我举双手赞同!”

妈妈屈新娃对爷爷尽孝心,女儿冯俊看在眼里,记在心头。21岁的冯俊在山西吕梁学院读大三,春节放假回来,她告诉记者说:“我妈对我爷爷可好了,记得我上高三时,我爷爷出门不小心把腿摔骨折了,被送到医院治疗,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回家后又在床上休养了近一年时间,妈妈坚持让爸爸外出打工,她自己一个人照顾爷爷,洗衣端饭。白天她搀扶爷爷上厕所,早上给爷爷倒尿盆,同病房的人都以为妈妈是爷爷的亲闺女……为了照顾爷爷,就连我参加高考那几天,妈妈都顾不上我,只能由爸爸代劳了。”

随后,记者电话连线正在临潼城区打工的“好媳妇”屈新娃,对于给老人尽孝心,她平静地说,“这是咱做晚辈应尽的义务,人都有老的时候,我现在对老人尽孝,给儿女做了榜样,将来等我老了,孩子们就会像我一样善待老人。”

当记者问她,“你婆家弟兄三人,有三个儿媳,你和丈夫承担赡养老人的义务,付出那么多,是否感到不公?”

屈新娃笑着说,“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当年我公公和我婆婆靠在地里干活,把娃们拉扯大,把我娶进门,这一辈子过得真不容易,现在他已经90岁高龄了,作为晚辈,我一定要让老人家安度晚年,并为他养老送终。”

屈新娃只是三育村“好媳妇”的一个典型,据三育村村委会主任李小谭介绍:临潼区新丰街办三育村现有村民447户,1782人,4个村民小组,其中25岁—65岁媳妇333人。为了改变难以相处的婆媳关系,在村里形成尊老爱幼的良好风尚,从2014年起,在该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倡导下,开展了“好媳妇”评比活动,每年年底由各村民小组推荐,村民参与评比,最终上报村两委会,在第二年春节进行表彰。现已经举办三届,评出“好媳妇”10人。如今,已在村里形成“孝敬老人勤劳持家”的村风村俗,获得了村民的支持和点赞。

“好媳妇”主动赡养84岁婆婆

家里弟兄5个,按当地的风俗,赡养老人的责任一般由老小承担,并为老人养老送终。但三育村冯北组的闫美娃却是一个例外。闫美娃的丈夫李万良在家里排行老四,弟兄分家时,他们并没有和老人一起过。

2006年,在外打工时,当闫美娃听上小学的女儿李文静告诉她说,由于孩子他五大(爸)家里条件差,年老的婆婆李秀莲无人照顾,经常是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过的实在可怜。当天晚上,她和丈夫商量后,经过弟弟、哥哥同意,第二天,就把老人接到自己家中,洗衣做饭,嘘寒问暖,精心照顾老人,这一“照管”就是整整10年时间。2月4日,记者在三育村采访时,见到了李秀莲老人,这个84岁的老人,穿着簇新喜庆的棉衣,面色红润,身体硬朗,笑逐颜开。她所住的小屋,收拾得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对于儿媳对她的照顾,老人家自豪地说,“咱现在过的日子,比过去的财东人家还要好百倍,吃得好穿得暖,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享娃的福,这都是我儿媳妇美娃的功劳。”

闫美娃除了照顾老人,她还在临潼城区一家饭店当洗碗工,丈夫李万良是个瓦工,常年在外揽活,儿子在建筑工地开吊车,女儿去年刚出嫁。为了照顾好老人的吃喝拉撒,她和丈夫做了分工,每次她轮休回家,给婆婆洗澡搓背,洗衣做饭,打扫房间就由她负责;她在外上班期间,由丈夫负责照顾婆婆,每天早上帮婆婆洗脸喝水吃早饭,然后把午饭放在锅里,稍微加热就可以享用。不管活再苦再累,工地离家是近是远,也不管刮风下雨,家里必须留一人照看老人。

由于闫美娃为人善良,对老人极尽孝心,和妯娌互相谦让,与左邻右舍关系相处甚好,她高票荣登2015年三育村第二届“好媳妇”光荣榜。

“孝敬老人勤劳持家”成风尚

今年60岁的王久存是三育村冯东组村民,也是“好媳妇”中年龄最大的一个,她婆婆罗彩铃92岁,是村里的老寿星之一。由于丈夫老冯常年在西安做清洁工,一个月才回一次家。作为一名农村媳妇,她农忙时既要到地里浇水、施肥、锄地,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照顾老人。婆婆身患心脏病、胆囊炎,经常犯病,每次到地里干活,隔两个小时她就要回家看看,生怕哪点照顾不周,让婆婆受了委屈。

在她的带动下,左右邻居和对门的媳妇都以她为榜样,对待自己的老人。一旦媳妇和婆婆发生了矛盾争执,街坊邻居就会说:“你看看人家久存婶子,和老人过了38年连脸都没红过一次,你才过门当媳妇几年就这样对待老人,你咋好意思呢?”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向老人认错道歉。

对此,三育村村主任李小谭说,三育村地处新丰街办西北,比较偏僻,主要以种植小麦苞谷为主,近年来才开始种植樱桃和大棚蔬菜,每年外出打工人员800多人,妇女大多留守在家,成了主要劳动力,也是家庭和谐的主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决定在全村开展评选“好媳妇”活动。其评选标准:第一、孝敬老人,勤劳持家。第二、和兄弟妯娌互敬互爱,不拨弄是非,斤斤计较。第三、与街坊邻居和睦相处,互相帮助。第四、在家中分担丈夫的责任,并积极参与支持村里的各项活动。“好媳妇”评比活动开展三年以来,该村夫妻打架、婆媳矛盾大大减少,村里治安案件、刑事案件降为零。村民年收入首次达到15870元,昔日的贫穷村一跃成为当地的富裕村。

以“好媳妇”为切入点带动村子经济发展

三育村开展的“好媳妇”评比活动,获得村民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三育村村民李志强创办了临潼雅通文化传媒公司,事业有成,但他身居城里,心系故乡,积极参与策划“好媳妇”评比活动,为活动制作视频录像,并免费提供音响设备,邀请民间艺人、歌手为表彰晚会义演助兴,被村民亲切地称为“李导”。

三育村冯西组村民程单单今年30岁,是个80后,她嫁到婆家后,孝敬公婆,照顾爷爷,获得本家长辈的好评。但是,看了村里“好媳妇”的事迹后,她说:“与这些大嫂、婶子相比,我还差得很远,我要像她们学习,更加孝敬老人,我也争取当一个‘好媳妇’”。

对于临潼区三育村以评比“好媳妇”为切入点搞好村子的精神文明建设,陕西省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国琪评价说,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之常情,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做儿女的为了细碎的家庭矛盾,或谋取老人的财物未达到目的,不愿承担赡养老人的责任,对老人恶语相加,不管不顾,其做法违背了人伦道德。而三育村的“好媳妇”们对老人关怀备至,体贴入微,让人感动,让人钦佩,值得提倡,值得点赞!

文/图本报记者杨立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